过去两年,做空山寨币曾是币圈最“性感”的策略。当比特币在ETF资金推动下一路高歌时,山寨币却因流动性枯竭、VC抛售、监管重锤而跌跌不休。2024年末,Hartmann Capital创始人曾预言“山寨币将缓慢失血至2025年1月”,而这一预言在多数项目中已成现实——老牌币种腰斩再腰斩,新币上市即破发,做空者只需轻轻一推,便能坐收渔利。

然而,2025年4月7日,加密KOL 0xSun的一则宣言惊动市场:“做空山寨币的黄金期已过。”他的逻辑直击要害:老币已跌无可跌,新币估值挤完泡沫,而做空大军却成了庄家的“新韭菜”。例如,某匿名项目方被曝联合做市商,通过突然拉盘制造“费率陷阱”,导致空单爆仓率一周内飙升300%。这不禁让人感叹:币圈的镰刀,终究转向了镰刀自己。

比特币霸权下山寨币凋零,币圈投资者自保策略揭秘

市场变局:比特币“虹吸”与山寨币“内卷”

这场做空退潮的背后,是加密市场结构的根本性重构。

1. 比特币的“霸权时代”

Matrixport数据显示,比特币主导率已创周期新高,山寨币的短暂回暖仅是“昙花一现”。机构资金通过现货ETF涌入比特币,形成1290亿美元的“黑洞效应”,而山寨币市场则沦为“流动性荒漠”。用分析师Chris Solarz的话说:“当前市场需要3000亿美元增量资金才能维持币价,但现实是,连300亿都凑不齐。”

2. 山寨币的“物种大灭绝”

曾经的“山寨季”已死,如今的幸存者分化为两极:

“实用派”:如RWA(真实世界资产)协议代币逆势上涨15倍,靠的是实打实的现金流;

“赌场派”:特朗普主题Meme币TRUMP暴跌83%,证明无脑炒作终成击鼓传花。

正如Real Vision分析师Jamie Coutts所言:“6月的复苏只属于那些能证明自己不是空气的项目。”

3. 庄家的“新剧本”

当散户还在纠结“抄底还是做空”时,庄家早已升级玩法:

拉爆空单:利用低流动性制造瞬间波动,收割高倍杠杆;

费率反杀:在资金费率畸高时反向操作,让空头沦为“付费打工仔”。

一位匿名交易员调侃:“以前是‘狗庄 vs 散户’,现在是‘狗庄 vs 对冲基金’,而散户连围观资格都快没了。”

比特币霸权下山寨币凋零,币圈投资者自保策略揭秘

抄底者困局:特朗普关税与“薛定谔的底部”

0xSun对抄底的警告同样值得玩味:“宏观变动(如特朗普关税)可能引发进一步下跌,但底部尚不明朗。” 这背后是两大矛盾:

1. 政策与市场的“量子纠缠”

特朗普关税政策虽被部分机构视为利好(如Galaxy 认为其或放松监管),但短期市场更担忧全球贸易收缩导致风险资产抛售。这种不确定性让山寨币的估值模型彻底失效——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只黑天鹅从哪个推特飞来。

2. “僵尸币”的复活陷阱

当前山寨币市场充斥着“僵尸项目”:团队套现离场、链上活动归零、市值全靠做市商硬撑。抄底此类币种无异于“接飞刀”,而真正有潜力的项目(如部分DeFi协议)却因市场恐慌被错杀。Benjamin Cowen曾预言“山寨币清算或持续至2025年1月”,但如今看来,这场“大逃杀”远未结束。

比特币霸权下山寨币凋零,币圈投资者自保策略揭秘

散户生存指南:如何在“后做空时代”苟住?

面对庄家控盘、流动性陷阱、政策黑天鹅的三重暴击,散户若想活到下一轮周期,需牢记三大法则:

1. 远离“三无币种”

无链上活动、无实际用户、无清晰路线图的项目,即便价格再“诱人”,也只是庄家的提线木偶。

2. 紧盯比特币“风向标”

Glassnode数据显示,比特币在7.4万美元已形成强支撑,若其站稳8万关口,或为优质山寨币提供反弹契机[citation:背景信息]。但若宏观恶化,比特币的“避险属性”可能进一步抽干山寨币资金。

3. 学会“被动贪婪”

当市场恐慌时,定投头部项目(如以太坊、Solana)或细分赛道龙头(如RWA、Depin协议),比追涨杀跌更可能穿越周期。毕竟,正如CZ所言:“牛市只会迟到,不会缺席。”

比特币霸权下山寨币凋零,币圈投资者自保策略揭秘

加密市场的“熵增定律”

从“做空黄金期”到“庄家反向收割”,这场变局印证了一个真理:市场永远在奖励少数人,而惩罚大多数人的共识。当山寨币的“齐涨共跌”成为历史,或许正是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——毕竟,没有一个万亿级市场能靠表情包和赌徒精神长久维系。本文纯属虚构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市场有风险,梭哈需谨慎。